看动物骨骼的“艺术照”,读物竞天择的《演化》史
“如果我们拿起人类的骨骼,然后稍作调整:倾斜骨盆,缩短四肢,延长手脚,融合手指和脚趾,伸长上下颌并缩短前额,最后再拉长我们的脊椎,那么这具骨骼将与马的骨架别无二致……”——法国博物学家 布丰伯爵,1753
《演化》Evolution 是由法国生物学家让-巴普蒂斯特•德•帕纳菲厄(Jean-Baptiste de Panafieu)和摄影师帕特里克•格里斯(Patrick Gries)合作的关于演化论的科普作品。两百多张骨骼标本的黑白照片与四十四章严谨文字的完美结合,使得该书2007年甫一出版便收到来自许多重量级媒体的赞誉。
Skeletons Flesh Out Life’s Past: This book belongs both to the realm of art as it does that of science and with 6 co-publis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has been acclaimed throughout the world. Skeletons, as “Evolution” demonstrate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history of life both hard and beautiful. — NY Times
纽约时报的标题中将这些骨骼照片称为演化论“美丽又坚实的证据”。其中“hard”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坚硬的骨骼”(hard skeletons),另一方面指这些相似的骨骼是演化的“铁证”(hard evidence)。
A Bone to Pick: Strip any creature of its flesh, and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is laid bare.— The Guardian
英国卫报的标题里“剥去生物的皮肉,演化的过程一清二楚”,其中“剥去”(strip…of...)则与“裸露”(laid bare)遥相呼应。
山魈(mandrill)与绒毛猴(wooly monkey)
欧卡皮鹿与长颈鹿(okapi and giraffe)
摄影师格里斯1959年出生于卢森堡,在比利时完成学业后,赴美国学习摄影,自1992年起定居巴黎。其作品以强烈的美学感与极简主义(minimalism)著称。
文字作者帕纳菲尔教授生于1955年,拥有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博士学位,并著有多部科普书籍(popular science books)在多国出版。
在帕纳菲尔教授撰写文字之前,这本书的拍摄工作持续了六个月。彼时,格里斯每日都要去博物馆拍摄各种各样的动物骨骼标本。这两百多个标本来自于7家不同的博物馆,而其中大部分属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为了尽量呈现出各个动物的基本结构,大部分标本都经过了修复、组装或重装、拆除金属支架,最后选择可以反映最多信息的角度拍摄。
豹子捕旋角羚(Leopard hunts addax)
金雕扑兔(Golden eagle swoops rabbit)
北冰洋(Arctic Ocean)游曳的独角鲸(Narwhal)、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悠闲的长颈鹿(Giraffe)、豹子捕旋角羚(Leopard hunts addax)、金雕扑兔(Golden eagle swoops rabbit)……格里斯把这些骨骼拍活了。
原书编辑沙维叶•巴莱尔在编辑手记中写道:“(拍摄)每个动物都是独特的邂逅——这些繁复的动物骨骼依旧散发着美丽与优雅的气息。”
全书共分六篇四十四章,从动物身体的结构对比入手,依次讲述物种形成的机理、自然选择、生物结构改变的过程、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时间在演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在第八章中,帕纳菲尔讲述了物种分类(classification)的历史。
一直以来,博物学家就没有停止过对世界上纷繁多样生物的探索。而最初对动物的分类目的之一是为了清点造物主的成果。
《圣经》(Bible)第一章创世纪(Genesis)中,神在第五天让水中滋长生物,天空中有鸟雀飞翔,第六天让陆地上生出动物,并创造了人。随后神把各种各样的野兽、飞鸟都带到人面前,看人给它们叫什么名字,从此各种动物便有了名字。
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将动物分为了四大类:带毛的胎生四足动物(即哺乳类 mammals),无毛的卵生四足动物(即两栖类和爬行类),鸟类和鱼类。分类学家后又将两栖类(amphibians)和爬行类(reptiles)区分开来,并根据各类动物出现时间的先后解释为演化过程中的由低到高的层级,其中鱼类处于底部,而人类高踞顶端。这样的五大类(classes)分类体系延续一直至19世纪末。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认为这个系统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生物世界的复杂性,便提出了系统发育树(phylogenetic tree)。它反映着动物类群演化历史,而不再以动物原始特征的相似性作为分类依据。
新的分类系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甚小:在大家眼里,鲨鱼依然是鱼类,而蛇依然是爬行类。但它所体现出的意义很大:如今我们人类已经不再处于分类体系的顶端,而是和其他生物一样,仅仅位于其演化历程所到达之处。
尽管各个物种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大小不一,但无论如何,所有的物种都没有高低之分,都是平等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很多人主张“evolution”应翻译为“演化”,而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进化”。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在中文版序言中写道:“’进化’一词人尽皆知,然而’演化’才是更准确的翻译……本书的作者也反复提醒读者,生物的演化并没有预设的方向性,随机性是生物演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并不比任何生物类群更加高等。”
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与气候波动中,一些物种经过演化而生存,另一些被淘汰。但是随着人类走上了历史舞台后,物种灭绝的速率大幅提高。
帕纳菲尔在最后一章中写道,300至350种脊椎动物在过去的四个世纪中灭绝(extinction),比之前的灭绝速率高出100倍。而渡渡鸟、大海牛以及袋狼是这次灭绝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物种。
渡渡鸟(Dodo)是一种大型陆栖鸟类,生活在没有天敌的毛里求斯岛(Mauritius)上几百万年,这期间体型不断增大,失去飞行能力。渡渡鸟不怕人,不会逃跑,被人类为食用而捕杀,其蛋被随船只到达毛里求斯的狗和老鼠毁坏,最终于18世纪中期灭绝。
大海牛(The Steller’s sea cow)
大海牛(The Steller’s sea cow)是一种大型海生哺乳动物,体型与大象近似,生活在北太平洋。自1741年被俄国探险队发现后,立即因其肉多皮厚而为人类捕杀,并在发现后27年灭绝。
袋狼(Thylacine)
袋狼(Thylacine)属有袋类,骨骼与狼相似。袋狼经常出现在澳洲土著民(Australian aborigines)的壁画上,随后因土著人的捕杀和与被人类带来的澳洲野狗的竞争而走向衰亡,最后一头袋狼于1936年死在动物园中。
虽然物种的灭绝是生命演化的一部分,且在每次灭绝后,生物多样性又会重新提高。比如恐龙(dinosaurs)灭绝后哺乳动物的繁盛。但是作者提醒我们那将是以百万年而计数的时间尺度,而期间与人类作伴的将会是那些最令我们厌恶的物种——苍蝇、蟑螂、老鼠。
(编辑:王楠)
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
(ID:chinadaily_mobile)
为您的英语保鲜
长按可关注本微信号